第二十章 诗诗研墨,范老拍案-《回到大宋做枭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九院诗会,第一题,秋。”
    远处的高楼之上,传来了一阵略带沧桑,却中气十足的声音。
    这是红楼之中的出题之人,已经将题目给出好了。
    而接下来,便是众多才子大显身手的时候了。
    听到这个题目后,不少才子已经是开始冥思苦想了起来。
    规则很简单,出题之后一刻钟之内,才子要将题目之诗呈上。
    交予红楼之内的各位山长审阅,带到审阅完成后,会挑选出三篇出来,交给楼上的大家鉴赏。
    而大家则是会选出一篇,作为魁首之文。
    不少才子嘴中虽说与那些大才子相差甚远,但一旦诗会开始,却一个个开始奋笔疾书了起来。
    还没吃饱的徐汉良,继续细嚼慢咽的吃着饭,全然没管一旁的李师师。
    即便是诗题出来后,依旧是一副寻常样貌。
    这让一旁的李师师,心中都不免有着几分焦急。
    “公子,这是不是应该作诗了?”
    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刻钟,李师师这才问道。
    “不急。”
    徐汉良摆了摆手,也没在意。
    如今已经是有着一些诗句,被陆续的传到了红楼之内。
    魏城贺已经是将一篇诗句写好,交给了远处等待着的侍女。
    一转头发现徐汉良居然还在那吃饭,心下不免得意。
    高声道:“耳听为虚啊,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,有些人即便是当了文抄公,也只能是图得一时虚名。”
    说话间,还不是朝着徐汉良的方向看去。
    而不少对于徐汉良同样嫉妒的才子,便也开始小声讨论了起来。
    对于这些读书人,徐汉良倒是清楚。
    若自己只是个卑微的罪臣之子,他们会对于自己充满怜悯。
    一旦自己走在了他们的面前,反而是会被他们的言语背刺。
    听到这话,即便是一旁的李师师,心下也不免有些怀疑。
    前些日子她便来到了常熟,无聊之下,在姐妹手中得到了一篇《西厢记》。
    不管是风情万种的花魁,但是寻常人家的婢女,对于爱情的追求都是相似的。
    在读完了一本《西厢记》后,李师师心中久久难平。
    不仅是因为《西厢记》那优美的文笔,更是因为那崔莺莺追求爱情的行为。
    即便是他,也不禁将崔莺莺和自己联系了起来。
    崔莺莺虽然是大家小姐,但和自己一样,都是笼中之金丝雀。
    不过崔莺莺却有着打破桎梏的勇气,而自己不同。
    第(1/3)页